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1960年5月29日),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中国湖南省安福县(今临澧县)人,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和吴玉章并称为中共五老。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八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1960年5月2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
章士钊(1881年3月20日—1973年7月1日),字行严,笔名黄中黄、青桐、秋桐,生于湖南长沙。曾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9年9月,章被推选出席了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章士钊相继被推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二届、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历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73年5月乘专机到香港和家人团聚,7月1日病逝于香港,享年92岁。
亨利克·约翰·易卜生(挪威语:HENRIK JOHAN IBSEN,1828年3月20日-1906年5月23日),生于挪威希恩,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认为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他的许多剧作在当时被认为是丑闻,因为当时维多利亚式的家庭价值观和礼仪是社会的标准,而任何对这个标准提出疑义和挑战的看法都被看做是不道德和可憎的。他的两部剧作,1865年的《布朗德》和1867年的《培尔·金特》为他带来了他所希望的注意和经济上的成功,这些成功给他带来了自信。1906年5月23日逝世于奥斯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