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厚铧(1955年3月13日-),男,汉族,出生于澳门,广东番禺人,加拿大约克大学工商管理系毕业,大学学历,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至二届行政长官,现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是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至2000年3月)。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1888年3月13日– 1939年4月1日),苏联教育家,苏联教育学的创建者之一,描述了儿童集体教育和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的理论和方法。1888年马卡连柯出生在乌克兰别罗波里。十月革命以后的俄国内战,造成大批孤儿流浪街头,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马卡连柯成立了自给自足的高尔基工学团,后来加入斯大林主办的捷尔任斯基公社,成功地改造了大批少年罪犯。马卡连柯主要的作品有《教育诗》,描写高尔基工学团的小说,在苏联相当流行。1939年4月1日,马卡连柯在莫斯科去世。
帕西瓦尔·罗威尔(PERCIVAL LAWRENCE LOWELL,1855年3月13日-1916年11月12日),是一位美国天文学家、商人、作家与数学家。罗威尔曾经将火星上的沟槽描述成运河,并且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弗拉格斯塔夫建立了罗威尔天文台,最终促使冥王星在他去世14年后被人们发现。
约瑟夫·普利斯特列(JOSEPH PRIESTLEY,1733年3月13日-1804年2月6日),英国化学家、牧师、教育家。他最主要的贡献是对气体特别是氧气的早期研究。他生于英国利兹,1794年移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但是没有加入美国国籍。1774年,他写了一部名为《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的三卷本的书,于1777年出版。在这部书里他首次详细叙述了氧气的各种性质,但他是从燃素说的角度出发对氧气进行研究的,称它为“脱燃素气体”。1804年2月6日普利斯特列去世,终年71岁。普利斯特列一生主要靠自学成为一位化学大师。其刻苦奋勉精神,堪称今人之典范。
英诺森十二世(POPE INNOCENT XII,1615年3月13日—1700年9月27日),原名安东尼奥·皮尼亚泰利(ANTONIO PIGNATELLI),意大利籍教皇(1691—1700年在位),继亚历山大八世登上宗座时年已76岁。英诺森十二世致力于改善教廷和法兰西关系的工作。他首先承认法兰西国王有权管理本国教会,任命空缺主教,但尽力劝说国王撤销高卢主义条款。1700年9月27日,英诺森十二世85岁寿终,克雷芒十一世继承宗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